Ctrl+K

搜尋方式

呆若木雞

ㄉㄞ ㄖㄨㄛˋ ㄇㄨˋ ㄐㄧ
  1. 愚笨或驚嚇而發愣的樣子。語本《莊子.達生》。
    [例]突如其來的大地震,把大家嚇得呆若木雞,不知所措。

呆若木雞

ㄉㄞ ㄖㄨㄛˋ ㄇㄨˋ ㄐㄧ
  1. 愚笨或受驚嚇而發愣的樣子。語本《莊子.達生》:「望之似木雞,其德全矣。」也作「呆如木雞」、「呆似木雞」、「蠢若木雞」。

呆若木雞

ㄉㄞ ㄖㄨㄛˋ ㄇㄨˋ ㄐㄧ

木雞,木頭製成的雞,任何情況下皆紋風不動,比喻修養深厚、態度沈穩。語本《莊子.達生》。後用「呆若木雞」形容愚笨或受驚嚇而發愣的樣子木雞養到」、「目瞪口呆

用法

01.清.王韜《淞隱漫錄.卷一○.錢蕙蓀》:「生驟聞此消息,呆立若木雞,應對全乖。」

形容愚笨或受驚嚇而發愣的樣子。

例句

  1. 用在「反應遲頓」、「驚愕詫異」的表述上。

辨識

近義:目瞪口呆呆頭呆腦笨頭笨腦傻頭傻腦

反義:應付裕如聰明伶俐

參考詞語:「呆似木雞、悚若木雞、蠢若木雞

「呆若木雞」及「目瞪口呆」都是用來形容發愣的樣子。

「呆若木雞」使用範圍較廣,可用於形容因恐懼、驚訝、窘迫或困惑而產生的反應,亦可用於形容愚笨的樣子;「目瞪口呆」則只用於形容驚訝或窘迫,不用於形容愚笨。

呆若木雞 目瞪口呆 ○ ㄨ 妳怎麼交了個∼的男友,反應還真遲鈍! ○ ○ 這個消息實在太震撼了,一時之間每個人都∼地反應不過來。

典故說明

「呆若木雞」的「木雞」指木製的雞,見於《莊子.達生》中,原是用來比喻訓練有素的鬥雞,在任何情況下都十分沉著,紋風不動。鬥雞,是一種使雞相鬥決勝負的遊戲。從前有個叫紀渻(ㄒㄧㄥˇ)子的人為齊王馴養這種戰鬥用雞,十天後齊王問:「可以了嗎?」他回答道:「還不行!牠看來還是很驕傲,很容易衝動。」又過了十天,齊王再度詢問,他仍說:「還是不行!別的雞鳴叫,牠就跟著叫,不夠沉著。」再過十天,齊王再問,他又說:「還是不行!牠的氣勢還太旺盛。」終於在十天後,齊王再問時,他說:「可以了!牠現在對於其他同伴的鳴叫毫無反應,沈穩的態度使牠外表看來像是隻木製的雞,可說是已具備了完善的戰鬥力。我想別的雞只要看到牠的樣子,一定不敢應戰轉身就跑。」後來,這隻雞果然百戰百勝。莊子的這則故事裡,其實是以那隻看似「木雞」的鬥雞來比喻學養高深,態度穩重,從而故有「木雞養到」之語。但後人又取「木雞」不動的停滯模樣形容失神的樣子,後來「呆若木雞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形容愚笨或受驚嚇而發愣的樣子。

書證

  1. 妳怎麼交了個呆若木雞的男友,反應還真遲鈍!
  2. 都好半天了,他仍然呆若木雞地瞪著天花板看。
  3. 你怎麼呆若木雞?在想什麼心事?我都叫你老半天了。
  4. 這個人叫他做什麼都慢半拍,呆若木雞的樣子,令人生氣。
  5. 看到父母吵起來了,他呆若木雞地站在旁邊,一動都不敢動。
  6. 屋內幾人被這突來的意外嚇得呆若木雞,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。
  7. 他聽了電話之後,就呆若木雞地站在那兒,好像受了什麼驚嚇。
  8. 看到警察拿出多樣證物後,原本神色自如的嫌犯嚇得呆若木雞。
  9. 那時我一進門,看見母親倒在地板上,嚇得我整個人呆若木雞,竟然忘了報警求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