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trl+K

搜尋方式

嘆觀止矣

ㄊㄢˋ ㄍㄨㄢ ㄓˇ ㄧˇ

猶「嘆為觀止」。見「嘆為觀止」條。01.清.百一居士《壺天錄》卷中:「游滬者得未曾有、無不歎(嘆)觀止矣。」02.清.錢泳《履園叢話.卷一八.古蹟.石鍾山》:「余生平所歷佳山水、若江寧之燕子磯、鎮江之金、焦兩山……皆不足奇、得此而嘆觀止矣。」 

辨識

參考詞語:「嘆為觀止

典故說明

此處所列為「嘆為觀止」之典故說明、提供參考。據《左傳.襄公二十九年》載、春秋時吳公子季札出使魯國、被邀請觀賞周朝的音樂舞蹈、當樂工表演到舜時的樂舞〈韶箾〉時、他讚嘆的說:「舞蹈中表現了舜完美、偉大的德性、就像天覆蓋萬物、地承載萬物。即使有更偉大的風範、也無法超越了、看到這裡就夠了!如果還有其他樂舞、我也不敢再觀賞了。」後來「嘆為觀止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、用來讚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極點、無與倫比。嘆、通「」、稱讚、讚美之意、所以「嘆為觀止」也作「歎為觀止」。

書證

  1. 清.百一居士《壺天錄》卷中:「游滬者得未曾有、無不歎(嘆)觀止矣。」
  2. 清.錢泳《履園叢話.卷一八.古蹟.石鍾山》:「余生平所歷佳山水、若江寧之燕子磯、鎮江之金、焦兩山……皆不足奇、得此而嘆觀止矣。」

在其他地方搜尋「嘆觀止矣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