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「四通八達」。見「四通八達」條。01.《史記.卷九七.酈生陸賈列傳.酈食其》:「夫陳留、天下之衝、四通五達之郊也。」(源)02.明.何景明〈七述并序〉:「神都天府之國、四通五達之關。」
參考詞語:「四通八達」
此處所列為「四通八達」之典故說明、提供參考。「四通八達」原作「四通五達」。秦末辯士酈食其(ㄧˋ ㄐㄧ)、在高陽謁見沛公劉邦、談論起天下局勢、席中他提出自己的見解說:「夫陳留、天下之衝、四通五達之郊也。」認為秦國不是輕易可以打敗的、不如先占領陳留、因為陳留不僅是暢達無阻的交通要地、並且積存了不少糧食。而他和陳留縣令熟識、可以幫忙游說。後來「四通八達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、用來形容交通便利。較早的書證如:晉人程本《子華子.晏子問黨》:「且齊之為國也、表海而負嵎、輪廣隈澳、其塗之所出、四通而八達、游士之所湊也。」此外在《抱朴子.外篇.刺驕》:「聞之漢末、諸無行。自相品藻次第、群驕慢傲、不入道檢者、為都魁雄伯、四通八達。」「四通八達」指晉代光逸、謝鯤、阮放、畢卓、羊曼、桓彝、阮孚、胡毋輔之八人。而《朱子語類.卷一一.學.讀書法下》:「看文字不可落於偏僻、須是周匝。看得四通八達、無些窒礙、方有進益。」「四通八達」一詞的意思則是形容對事理明白曉暢、融會貫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