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喻身處危境而不自知的人。見「燕雀處堂」條。01.清.洪昇《長生殿》第一○齣:「論男兒壯懷須自吐、肯空向杞天呼?笑他每似堂間處燕、有誰曾屋上瞻烏!」
參考詞語:「燕雀處堂」
此處所列為「燕雀處堂」之典故說明、提供參考。「燕雀處堂」典源作「燕雀處屋」。戰國時、秦國出兵攻趙國、魏的大夫們一致認為不論趙國是輸是嬴、對魏國來說都是有利的、但相國子順卻持反論說:「秦是個貪暴的國家、打敗趙國後一定會再攻打其他國家、那時魏國就危險了。這好比是在住家築巢的燕雀、平日相安無事和樂融洽、自以為很安全。可是有一天火炎從灶上的煙囪竄出、眼看就要燒到屋梁、燕雀面不改色、沒有警覺災禍就要降臨在自己身上。現在你們完全沒想到趙國被攻破後、災難將會降臨在自己身上、人和燕雀同樣無知嗎?」後來「燕雀處堂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、用來比喻身處危境而不自知、毫無警惕之心。出現「燕雀處堂」的書證如《三國志.卷五三.吳書.張嚴程闞薛傳.薛綜》裴松之注引《漢晉春秋》:「臣(薛珝)聞燕雀處堂、子母相樂、自以為安也、突決棟焚、而燕雀怡然不知禍之將及、其是之謂乎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