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trl+K

搜尋方式

天長地久

ㄊㄧㄢ ㄔㄤˊ ㄉㄧˋ ㄐㄧㄡˇ
  1. 天地永恆無窮的存在。形容時間長久。語出《老子.第七章》。
    [例]天長地久有時盡,此恨綿綿無絕期。(唐.白居易〈長恨歌〉)

[似]地久天長

天長地久

ㄊㄧㄢ ㄔㄤˊ ㄉㄧˋ ㄐㄧㄡˇ
  1. 天地永恆無窮的存在著。語出《老子》第七章:「天長地久。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長生。」後用以形容時間悠遠長久。唐.白居易〈長恨歌〉:「天長地久有時盡,此恨綿綿無絕期。」明.高濂《玉簪記》第一九齣:「天長地久君須記,此日裡恩情不暫離,從此後情詞莫再題。」也作「地久天長」、「天長地遠」。

天長地久

ㄊㄧㄢ ㄔㄤˊ ㄉㄧˋ ㄐㄧㄡˇ

指天地永恆無窮的存在。語出《老子》第七章。後用「天長地久」形容時間的長久無止盡。

用法

形容時間的長久無止盡。

例句

  1. 朋友之間有良好的溝通、友誼方能天長地久。
  2. 熱戀中的情侶、總希望彼此的感情可以天長地久。
  3. 節約用水、保護環境、才能讓水資源天長地久、永不匱乏
  4. 夫妻之間若不能彼此信任和體諒、婚姻怎會幸福美滿、天長地久?
  5. 獲得金牌的那一刻、便是天長地久的榮譽、再多的艱辛訓練都值得了。
  6. 災難發生時、對等待救援的人來說、每分每秒都是天長地久般地難熬。

辨識

參考詞語:「天長地老、天長地遠、地久天長、地永天長

典故說明

老子、姓李、名耳、字聃、春秋楚國人、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、後世以為道家始祖。著有《老子》一書、書中闡述道、德的意義、故又稱《道德經》。全書五千多字、內容廣泛、由養生修身、乃至治國用兵、均有極為精闢論述、為先秦諸子中道家的代表著作。老子思想主張無為而治、天人合一、清靜寡欲。在《老子》第七章中、提到天和地會永恆無窮的存在著。天地之所以能長久存在、是因為不為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運行著、所以能夠永久長存。因此、有道的聖人遇事謙退無爭、以眾人事物為優先、把自己放在最後、反而能獲得眾人的愛戴、走在眾人的前面;將自己置於度外、不以自身為意、所以能保全自身的生存、這是因為聖人能無私、所以可成就自己。老子認為「天地」是客觀存在的自然、是「」所生、並依「」的規律而運行。此處老子讚美天地的長久不絕、同時以天道推及人道、希望人道能效法天道、切實仿效天地的無私無為、才能成就自身。後來原文中的「天長地久」被摘出、成為一句成語用來形容時間的長久無止盡。

書證

  1. 《老子》第七章:「天長地久。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、以其不自生、故能長久。」(源)
  2. 漢.張衡〈思玄賦〉:「天長地久歲不留、俟河之清祇懷憂。」
  3. 《南史.卷二六.列傳.袁湛》:「天長地久、四時代謝、靈化悠遠、生不再來、所以據洪圖而輕天下、吝寸陰而賤尺璧。」
  4. 唐.白居易〈長恨歌〉:「天長地久有時盡、此恨綿綿無絕期。」
  5. 元.宮大用《范張雞黍》第三折:「此一去不回頭、好教我這煩惱越感的天長地久。」
  6. 明.高濂《玉簪記》第一九齣:「天長地久君須記、此日裡恩情不暫離、從此後情詞莫再題。」
  7. 清.康有為《大同書.甲部.入世界觀眾苦》:「其既得聯婚、連枝比翼、情意既洽、歡愛無窮、形影不離、以為天長地久矣。」

在其他地方搜尋「天長地久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