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唐代傳奇小說中的劍俠。語出唐.裴鉶《傳奇》。後用「妙手空空」稱呼小偷、扒手。亦用來表示兩手空空,一無所有;或指稱缺乏資財而善於挪移應付的人。
01.《太平廣記.卷一九四.聶隱娘》引《傳奇》:「後夜當使妙手空空兒繼至。空空兒之神術,人莫能窺其用,鬼莫得躡其蹤,能從空虛之入冥,善無形而滅影。」(源) 02.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四:「魏帥知道,先遣精精兒來殺他,反被隱娘殺了。又使妙手空空兒來,隱娘化為蠛蠓,飛入劉節度口中。」 03.清.和邦額《夜譚隨錄.卷一○.玉公子》:「昨有妙手空空兒,伏兄臥室。苟非猛勇遷善,雖繞以于闐,化為蟭螟,無所逃遁也。」 04.《聊齋志異.卷八.禽俠》:「大鳥必羽族之劍仙也,飆然而來,一擊而去,妙手空空兒何以加此?」 05.《野叟曝言》第八三回:「大姆神通,今日方知;奴在船上,雖隔一艙,上船下船,毫沒聲息,豈非妙手空空?」 06.《品花寶鑑》第三二回:「況且我要回南一走,家內有幾件大事,急於要辦,妙手空空的,亦殊難堪。」 07.《黑籍冤魂》第九回:「隔牖窺妝私語切切,深宵胠篋妙手空空。」
小偷、扒手的稱呼。&表示兩手空空,一無所有。&指稱缺乏資財而善於挪移應付的人。
近義:梁上君子
參考詞語:「空空妙手」
唐人傳奇小說有一篇《聶隱娘》是在敘述聶隱娘的傳奇故事:相傳她是唐德宗時魏博(當時河北三鎮之一)大將聶鋒的女兒,在十歲的時候,被一個尼姑強行帶走,長達五年都不見蹤跡。在這期間,尼姑教聶隱娘各種道術和功夫,讓她習得一身武功。在元和年間,魏博將領與陳許節度使劉昌裔不和,常發生衝突,就命令聶隱娘去刺殺劉昌裔。劉昌裔精於卜卦測算,早已料到隱娘會前來對付他,隱娘十分佩服,因此轉而投靠他。隱娘並告知劉昌裔,還會再有其他人來刺殺他,必須做好防備。首先魏帥派來劍俠精精兒,隱娘用計戰勝,保住了劉昌裔的性命。接著魏帥又派了妙手空空兒,隱娘認為空空兒武功高強,變幻莫測,行蹤常是人不知、鬼不覺的,不宜正面相鬥。於是用計謀讓空空兒失手,使劉昌裔又再次脫離了危險。此後不久,隱娘就告別劉昌裔,四處訪遊,不知所終。後來「妙手空空」被用來稱呼小偷、扒手。亦用來表示兩手空空,一無所有;或指稱缺乏資財而善於挪移應付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