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姑息」、過於寬容、放縱。語出《禮記.檀弓上》。「養奸」、助長壞人壞事。#語出漢.王符〈述赦〉。「姑息養奸」指過分縱容、助長壞人壞事。
指過分縱容、助長壞人壞事。
參考詞語:「姑息養姦、姑息惠奸、姑息惠姦」
「姑息養奸」係由「姑息」及「養奸」二語組合而成。「姑息」見於《禮記.檀弓上》。內容敘述曾子臥病在床、當時的病情已經很嚴重。弟子樂正子春和曾子兩個兒子曾元、曾申都在床邊陪他。一位年紀還小的童僕手中拿著燭火坐在角落裡、直接問說:「這席子的花紋華麗而且明亮光滑、是大夫用的竹席吧?」曾子聽後、驚恐的說:「是的、這是季孫賞賜給我的、可是我病得無法自己換掉席子。」於是就要兒子幫忙。但曾元認為父親已經病危、不能隨便移動、便提議等到天亮時再抽換席子。曾子說:「你比不上那位童僕愛我呀。君子愛人是用德行、而小人愛人卻是姑息、處處遷就。我只求能死得合乎禮就行了。」表示曾子即使是在病危時也不願意違反禮節。這裡的典源用了「姑息」。「養奸」見於漢.王符〈述赦〉。王符(西元83~170)、字節信、東漢臨涇人。為人好學、有志操、耿介而不隨波逐流、仕途遂不得意。後來隱居著書、不欲彰顯其名、書名因此稱作《潛夫論》、共三十六篇。內容遍論國家的用人思維、行政、邊防的統治策略、又批評當時政治弊端、以及反對讖緯迷信等。其中〈述赦〉內容提到放任雜草滋生會損害禾稼的生長、包庇壞人會使百姓受害。先王制定刑法的目的是要懲罰壞人、為民除害、故經書記載說:「上天用墨、劓、剕、宮、大辟五種刑罰去懲治有罪的人。」只是古代開國之初、時局最為動盪混亂、違法亂紀的事可說不可勝數、國家法律也很難完全加以禁制、不得已只好採取特赦、讓罪犯有改過的機會、但這絕對不是助長壞人、放任他們做壞事。這裡的典源用了「養奸」。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「姑息養奸」、用來指過分縱容、助長壞人壞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