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察人的言語神情以揣測對方的心意。[例]她的心思細密,善於察言觀色,所以很少得罪人。
《國語辭典簡編本》版本編號:2014_20241226
© 中華民國教育部 (Ministry of Education, R.O.C.)
使用說明
觀察人的言語神情而窺知對方心意。《論語.顏淵》:「夫達也者,質直而好義,察言而觀色,慮以下人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三二回:「寶釵見此景況,察言觀色,早知覺了八分。」
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版本編號:2015_202412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