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trl+K

搜尋方式

幄中運籌

ㄨㄛˋ ㄓㄨㄥ ㄩㄣˋ ㄔㄡˊ

即「運籌帷幄」。見「運籌帷幄」條。01.宋.劉攽〈上書行〉:「君不見下邳少年授書起、幄中運籌制千里。」

辨識

參考詞語:「運籌帷幄

典故說明

此處所列為「運籌帷幄」之典故說明、提供參考。「運籌帷幄」的「」、是計數的器具。「運籌」、計算謀劃之意。「帷幄」、軍旅中的帳幕。「運籌帷幄」是指在軍帳中出謀策劃。《史記.卷八.高祖本紀》記載、秦朝末年、天下大亂、各地英雄四起、最後形成劉邦與項羽兩人楚漢相爭的局面。垓下一戰、項羽兵敗、後於烏江自刎而死、劉邦成為天下之主、因而開啟漢朝的時代局勢穩定之後、漢高祖劉邦在雒陽南宮款宴群臣、向諸臣說:「今天我為什麼可以得到天下?而項羽卻會失敗呢?」大臣高起和王陵便回答說:「陛下您在部下建功後、能論功行賞、與人同利、不會藏私、項羽卻不是如此。他嫉妒有能力的人、對待有功者不但不賞賜、反而傷害他們、不願與人共享戰果、所以不得人心而失敗。」劉邦聽了說:「你們只知其一、不知其二。要講到坐在營帳中策劃謀略、就能在千里外得到勝利、這點我不如張良;論鎮國安民、保障物資的流通、這點我不如蕭何;如果說到帶兵打仗、能戰無不勝、攻無不克、這點我又不如韓信。這三人都是人中豪傑、我能重用他們、才是我取得天下的真正原因啊!而項羽有一賢臣范增、卻不好好重用、所以才成為我的手下敗將。」因此《史記》的作者司馬遷在自序中、說張良身在軍營中便能掌握局勢、策劃謀略、使遠方的軍隊贏得勝利、助高祖開邦定國、能夠「運籌帷幄之中、制勝於無形」。後來「運籌帷幄演變成語、就被用來比喻謀劃策略。

書證

  1. 宋.劉攽〈上書行〉:「君不見下邳少年授書起、幄中運籌制千里。」

在其他地方搜尋「幄中運籌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