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地上起風波,比喻突然發生事故或變化。語本唐.劉禹錫〈竹枝詞〉九首之七。
01.唐.杜荀鶴〈將過湖南經馬當山廟因書三絕〉詩三首之二:「祗怕馬當山下水,不知平地有風波。」 02.宋.蘇轍〈思歸〉詩二首之一:「兒言世情惡,平地風波起。」 03.《封神演義》第八回:「我老臣雖是身在林泉,心懷魏闕,豈知平地風波,生此異事,娘娘竟遭慘死,二位殿下流離塗炭。」 04.《醒世姻緣傳》第六一回:「毛姚兩個孽星合了一處,平地風波,你就閉口深藏舌,叫你禍從天上來,好不利害哩!」 05.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八回:「只因這一番,有分教:平地風波,天女下維摩之室;空堂宴集,雞群來皎鶴之翔。」 06.清.黃遵憲〈寓章園養疴〉詩:「平地風波聽受慣,頻年哀樂事心違。」
比喻突然發生事故或變化。
反義:風平浪靜
參考詞語:「平地波瀾、平地風濤、風波平地」
「平地風波」典源作「平地波瀾」。「平地」,平坦的地面,此有忽然、無緣無故的意思;「風波」,比喻人事的變化。「平地風波」是用來比喻突然地起了事故或變化,這句成語出自於唐.劉禹錫〈竹枝詞〉九首之七,借瞿塘峽的艱險,來抒發對世間人情的感慨。瞿塘峽為長江三峽之一,兩岸連山,水流湍急,處處可見礁石險灘,有「瞿塘天下險」之稱。劉禹錫從瞿塘峽險惡的地勢,聯想到世間的人心,感嘆瞿塘峽的艱險明顯可見,而人心的凶險卻是防不勝防的,猶如那看似一般的平地,卻無端地掀起巨大的波瀾,令人感慨。後來「平地風波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比喻突然發生事故或變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