柔弱得禁不起風吹。※語或本唐.杜甫〈江雨有懷鄭典設〉詩。後用「弱不禁風」形容人身體十分瘦弱。
形容人身體十分瘦弱。
用在「形體瘦弱」的表述上。
近義:弱不勝衣
「弱不禁風」形容物體柔弱得禁不起風吹、類似的語義在《隋書.卷四七.柳調列傳》就可以看到。柳調當時為侍御史、左僕射楊素在朝廷碰到他、拿柳調的名字來開玩笑、說他:「柳條通體弱、獨搖不須風。」「柳條」是「柳調」的諧音、這話有暗諷著柳調行事立場如柳條般搖擺。這讓柳調十分不高興、當場駁斥楊素的不是。但「弱不禁風」一語、卻要到如唐代杜甫〈江雨有懷鄭典設〉詩、中間方有「弱雲狼藉不禁風」句、用來形容稀疏的薄雲禁不住風吹、一下子就被吹散了。這也許就是後代「弱不禁風」成語所本。這句成語在詩文多見、例如宋.楊萬里〈三花斛.水仙〉詩說:「生來體弱不禁風。」講水仙花的柔弱。再如宋.陸游的〈夢范至能李知幾尤延之同集江亭〉詩:「紅蜻蜓弱不禁風。」則用來表達蜻蜓的嬌弱體態。今日「弱不禁風」一語、則多用來形容人身體十分瘦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