像彈丸一樣大小的地方。比喻狹小的地方。語出《戰國策.趙策三》。
01.《戰國策.趙策三》:「虞卿能盡知秦力之所至乎?誠知秦力之不至,此彈丸之地,猶不予也,令秦來年復攻王,得無割其內而媾乎?」(源) 02.漢.劉向《新序.卷九.善謀》:「虞卿能量秦力之所至乎?誠知秦力之所不進,此彈丸之地不予,令秦來年復攻於王,王得無割其內而構乎?」 03.《舊唐書.卷一一一.高適列傳》:「奈何以險阻彈丸之地,而困於全蜀太平之人哉?」 04.《三國演義》第七六回:「東吳兵精將勇;且荊州九郡,俱已屬彼,止有麥城,乃彈丸之地。」 05.《封神演義》第八六回:「此去朝歌不過數百里,一河之隔,四面八方,天下諸侯雲集,諒你區區彈丸之地,投鞭可實,何敢拒吾師哉!」 06.《醒世恆言.卷一九.白玉孃忍苦成夫》:「止有八閩全省,未經兵火。然亦彈丸之地,料難抵敵。」
比喻狹小的地方。
戰國時,在一次秦國攻打趙國的戰役中,攻下了趙國的長平城,並且派人向趙國要求割讓六城,才能議和。趙王拿不定主意,正巧身為秦臣的趙人樓緩從秦國前來,於是趙王與他商量對策,決定割六城給秦國。趙臣虞卿聽到這個消息,極力勸說趙王千萬不可割讓六城,因為秦國傾全力來攻趙,必然力倦將歸,而且以秦國的野心,即使現今得到了六城,將來還是會再來侵犯。趙王將虞卿所言告知樓緩,樓緩說:「虞卿以為秦兵已倦,哪裡知道秦的兵力何止如此!即使知道此次秦兵確已疲累,但連這六城如此狹小,都不願意割讓,致使秦國再來侵犯,豈不是要割讓內屬要地而議和嗎?」趙王再次將樓緩所言告知虞卿,虞卿再從各方面為趙王解說其利害關係,最後終於說服趙王,不將六城割讓給秦國。後來「彈丸之地」被用來比喻狹小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