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待適當的時機,才有所行動。《易經.繫辭下》:「君子藏器於身,待時而動。」明.張鳳翼《紅拂記》第二齣:「掃秋雲半生如夢,且渡江西去,朱門寄跡,待時而動。」也作「待時而舉」、「觀機而動」。
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版本編號:2015_20241225
© 中華民國教育部 (Ministry of Education, R.O.C.)
使用說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