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trl+K

搜尋方式

恬不知愧

ㄊㄧㄢˊ ㄅㄨˋ ㄓ ㄎㄨㄟˋ

愧、羞恥。「恬不知愧」即「恬不知恥」。見「恬不知恥」條。01.清.閻爾梅〈房琯論〉:「軍法:『大將失律者斬。』琯失律、宜斬;不斬而罷、已屬非法、尚恬不知愧、賓客盈門。」

辨識

參考詞語:「恬不知恥

典故說明

此處所列為「恬不知恥」之典故說明、提供參考。「恬不知恥」原作「恬然不恥」。唐馮贄作的《雲仙雜記》、雜載古今逸事。書中記載一個叫做倪芳的人、他的個性不受拘束又特別古怪。平常喜歡喝酒、喝了酒後行為常瘋瘋癲癲、怪裡怪氣、並作一些怪異的舉動、一點也不覺得可恥。有一天、他喝完酒後、把《毛詩》這本書卷了卷、再沾上油當作蠟燭。他點著這個蠟燭、拿著它到外面遊盪了一夜。後來「恬不知恥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、用來指有過錯卻安然不以為恥。

書證

  1. 清.閻爾梅〈房琯論〉:「軍法:『大將失律者斬。』琯失律、宜斬;不斬而罷、已屬非法、尚恬不知愧、賓客盈門。」

在其他地方搜尋「恬不知愧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