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trl+K

搜尋方式

患得失

ㄏㄨㄢˋ ㄉㄜˊ ㄕ

即「患得患失」。見「患得患失」條。01.宋.章甫〈秋雨未已客懷不佳夜誦少陵遣興〉詩:「人生真幻戲、歸盡同螻螘。貪夫患得失、達者今無幾。」

辨識

參考詞語:「患得患失

典故說明

此處所列為「患得患失」之典故說明、提供參考。孔子是春秋時代的思想家、教育家、他曾說:「人格低下的人是不能侍奉君王的、因為他們只注重名利、沒得到前害怕得不到、得到了又擔心失去。如果擔心到手的名利失去的話、為了繼續保有它、他們就什麼事都做得出來。」這就是說、如果君主身邊的人品德不好的話、他們為了保有既得利益、就會無所不用其極、影響朝政、蒙蔽視聽、進而使國家人民受到危害、所以這種人是絕對不能事君的。孔子用「其未得之也、患得之;既得之、患失之。」說明小人對名利得失的憂慮。後來「患得患失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、形容人的得失心很重。

書證

  1. 宋.章甫〈秋雨未已客懷不佳夜誦少陵遣興〉詩:「人生真幻戲、歸盡同螻螘。貪夫患得失、達者今無幾。」

在其他地方搜尋「患得失」

有提到「患得失」的條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