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trl+K

搜尋方式

意馬心猿

ㄧˋ ㄇㄚˇ ㄒㄧㄣ ㄩㄢˊ
  1. 心意不定,不能自持。元.王實甫《西廂記.第一本.第一折》:「小姐呵!只被你兀的不引了人意馬心猿。」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五回:「意馬心猿縈夢寐,河魚天雁託音書。」也作「心猿意馬」。

意馬心猿

ㄧˋ ㄇㄚˇ ㄒㄧㄣ ㄩㄢˊ

即「心猿意馬」。見「心猿意馬」條。01.宋.劉學箕〈沁園春.浮利虛名〉詞:「百年光景雲浮,把意馬心猿須早收。」02.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五回:「意馬心猿縈夢寐,河魚天雁託音書。」

辨識

參考詞語:「心猿意馬

典故說明

此處所列為「心猿意馬」之典故說明,提供參考。《參同契》是一本將《周易》易理、「黃老」、「爐火」三者道理參合為一的煉丹修仙之作,因此又稱為《周易參同契》,托言《易經》中的卦象,結合黃老學說,以闡明煉丹(即爐火)的原理和方法,是道教最早有系統論述煉丹的書籍全書分上、中、下三篇,典源主要在說明內在心性修養的方法。心思必須無所雜念,無所為,才能達到氣和的境界,在動靜之間也要常保平衡,時時調息,於日常生活之中無所間斷。如果心思如猿猴不定地跳躍,像快馬四處地奔馳,而難以控制,就會讓神氣散亂,如此一來,想要修心養性,是不可能的。後來「心猿意馬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比喻心意不定,不能自持。

書證

  1. 宋.劉學箕〈沁園春.浮利虛名〉詞:「百年光景雲浮,把意馬心猿須早收。」
  2. 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五回:「意馬心猿縈夢寐,河魚天雁託音書。」

在其他地方搜尋「意馬心猿」

有提到「意馬心猿」的條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