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trl+K

搜尋方式

懸鶉百結

ㄒㄩㄢˊ ㄔㄨㄣˊ ㄅㄞˇ ㄐㄧㄝˊ
  1. 懸鶉,鶉鳥尾巴禿得像補釘衣服。懸鶉百結形容衣服極破爛。明.邵璨《香囊記》第一九齣:「丈夫,你便是腰金衣紫,莫忘了貧賤之時,懸鶉百結君須記,這個故衣你好棄得,須信道糟糠妻室難棄。」《聊齋志異.卷二.張誠》:「懸鶉百結,傴僂道上。」也作「鶉衣百結」。

懸鶉百結

ㄒㄩㄢˊ ㄔㄨㄣˊ ㄅㄞˇ ㄐㄧㄝˊ

即「鶉衣百結」。見「鶉衣百結」條。01.北周.庾信〈擬連珠〉其二九:「蓋聞懸鶉百結,知命不憂;十日一炊,無時何恥。」02.《聊齋志異.卷二.張誠》:「途中資斧斷絕,丐而行。逾年,達金陵,懸鶉百結,傴僂道上。」 

用法

01.北周.庾信〈擬連珠〉其二九:「蓋聞懸鶉百結,知命不憂;十日一炊,無時何恥。」 02.《聊齋志異.卷二.張誠》:「途中資斧斷絕,丐而行。逾年,達金陵,懸鶉百結,傴僂道上。」

辨識

典故說明

此處所列為「鶉衣百結」之典故說明,提供參考。 「鶉衣百結」係由「鶉衣」及「百結」二語組合而成。 「鶉衣」是出自《荀子.大略》。根據記載,孔子的弟子子夏富有文才,孔子死後,他到西河講學,魏文侯相當敬重他,尊他為師。雖然如此,他仍然甘於清苦的生活,衣服像鶉鳥短禿的尾巴一樣,破舊不堪。 「百結」則是出自晉.王隱《晉書》。根據記載,西晉初年時,有一個叫董京的人,常披頭散髮,放蕩不羈。每當他到洛陽街上行乞,便撿拾碎布結成衣服穿在身上,號稱百結」,別人要給他好衣服他都不肯接受。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「鶉衣百結」,用來形容衣服破爛不堪。


有提到「懸鶉百結」的條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