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見猶憐
ㄨㄛˇ ㄐㄧㄢˋ ㄧㄡˊ ㄌㄧㄢˊ
我見了尚且覺得憐愛。形容女子舉止端莊、容貌美麗、惹人憐愛。語本南朝宋.虞通之《妒記》。
用法
形容女子容貌美麗、惹人憐愛。
例句
- 那位女孩我見猶憐、難怪兒子會日夜思戀。
- 人們總說她美貌非凡、今日一見、果真是我見猶憐。
- 那少女風情萬種、我見猶憐的倩影、至今讓人魂牽夢縈。
- 亭亭玉立的她、加上那深情款款的眼神、怎不教人我見猶憐?
- 那位女演員在許多劇裡扮演的角色、每每帶給觀眾我見猶憐的感覺。
辨識
典故說明
南朝宋.虞通之的《妒記》是一本記載兩晉時期妒婦事跡的書、內容主要在記述妒婦阻止丈夫納妾、並且限制丈夫與人交往等行為。《世說新語.賢媛》劉孝標注引錄了其中一則故事、內容記述東晉的大將軍桓溫出兵討伐當時為十六國之一的成漢(即後蜀)、當時後蜀的政局情勢不穩定、再加上君主李勢荒淫無道、使得國家更見衰弱、桓溫因此親自率兵、直取後蜀都城。桓溫在平定蜀國之後、將李勢的女兒納為妾(《世說新語.賢媛》的說法則是李勢的妹妹)。桓溫的妻子個性凶悍、又愛忌妒、當她知道桓溫納李勢之女為妾後、便拿出刀子往李女的居所走去、想要砍殺她。進入住所後、看見李女正在窗前梳頭、姿態端莊、容貌美麗、慢條斯理地紮著頭髮。這時、李女看見南康公主、便恭敬地向她拱手行禮、神色從容堅定、話語之中充滿極度哀傷。見到這種情狀、南康公主丟掉手中的刀、上前抱住李女說:「我見了你、都還不免起了憐愛之心、更何況是那個老傢伙(桓溫)呢!」最後李女得到了南康公主的善待。「我見猶憐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出來、用以形容女子舉止端莊、容貌美麗、惹人憐愛。
書證
- 《北史演義》第二九回:「眾夫人曰:『此女容貌若何?』桐花曰:『若說容貌、果然天姿國色。我見猶憐、大王焉得不愛?』」
- 《歧路燈》第六四回:「單說譚宅賭了一夜、日方高時、果然雷妮到了。眾人一看、端的西施再世、南威重生。譚紹聞送至後邊、內眷不惟不生嗔怪、反動了我見猶憐之心。」
- 《野叟曝言》第三九回:「文兄才品、妹所深知、他日花間分詠、月下聯吟、鼓瑟鼓琴、如魚如水、固屬美滿姻緣;只我這妹子與劉璇姑那一般我見猶憐的姿態、那一種溫存繾綣的情腸、與作閨中之友、也是難逢難遇。」
- 《隋唐演義》第三一回:「煬帝……心下十分歡愛、因對蕭后道:『冶兒美人姿容、英雄伎倆、非有仙骨、不能到此;若非今日、朕又幾乎錯過。』蕭后道:『如今也未遲、真個我見猶憐。』」
- 《聊齋志異.卷二.巧娘》:「嫗拜致主命。見三娘、驚曰:『此即吾家小主婦耶?我見猶憐、何怪公子魂思而夢繞之。』」
《成語典》版本編號:2020_20241226
© 中華民國教育部 (Ministry of Education, R.O.C.)
使用說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