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trl+K

搜尋方式

抱薪救焚

ㄅㄠˋ ㄒㄧㄣ ㄐㄧㄡˋ ㄈㄣˊ
  1. 抱著木柴去救火。比喻處理事情的方法錯誤,以致雖有心消弭禍害,卻反使禍害擴大。漢.獻帝〈令州邵罷兵詔〉:「丘牆懼于橫暴,貞良化為群惡,此何異乎抱薪救焚。」也作「抱薪救火」、「負薪救火」。

抱薪救焚

ㄅㄠˋ ㄒㄧㄣ ㄐㄧㄡˋ ㄈㄣˊ

猶「抱薪救火」。見「抱薪救火」條。01.漢.獻帝〈令州郡罷兵詔〉:「丘牆懼于橫暴、貞良化為群惡、此何異乎抱薪救焚、扇火止沸哉!」

辨識

參考詞語:「抱薪救火

典故說明

此處所列為「抱薪救火」之典故說明、提供參考。據《戰國策.魏策三》記載:戰國時期、七雄各自稱霸一方。後秦孝公因重用商鞅、變法圖治、國勢轉為強大。秦王一直想將其他六國併吞、統一天下、所以不斷地向各國出兵征伐。魏國在華陽之戰被秦軍打敗、魏國派段干子為代表、打算割地與秦國講和。但是孫臣認為不妥、對魏王說:「那些臣子慫恿您割地給秦國、是要用割地的方式討好秦國、不要入侵魏國。但這個作法對貪婪的秦國是行不通的。拿土地去討好秦國、就有如抱著木柴去救火、木柴沒燒光前、火是不會熄滅的。您的土地有限、秦國的慾望無限、總有一天魏國的土地會被秦國併吞的。」魏王雖然覺得孫臣說的很有道理、但還是擔心秦國不悅、仍舊割地討好秦國、最後終於還是被秦國併吞了。後來「抱薪救火」從原文中的「抱薪而救火也」演變而出、用來比喻用錯方法、而致禍害加深。

書證

  1. 漢.獻帝〈令州郡罷兵詔〉:「丘牆懼于橫暴、貞良化為群惡、此何異乎抱薪救焚、扇火止沸哉!」

在其他地方搜尋「抱薪救焚」

有提到「抱薪救焚」的條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