抱著腦袋,像老鼠似地亂竄。形容倉皇逃跑的狼狽樣子。語本《漢書.卷四五.蒯伍江息夫傳.蒯通》。
01.宋.蘇軾〈代侯公說項羽辭〉:「夫陸賈天下之辯士,吾前日遣之,智窮辭屈,抱頭鼠竄,顛狽而歸。」 02.《三國演義》第八八回:「孟獲等抱頭鼠竄,望本洞而去。」 03.《封神演義》第九回:「一聲響喨,如崩開華岳,折倒泰山。嚇得圍宿三軍,執刀士卒,監斬殷破敗用衣掩面,抱頭鼠竄。」 04.《醒世恆言.卷四.灌園叟晚逢仙女》:「這班子弟各自回家,恰像檢得性命一般,抱頭鼠竄而去。」 05.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一○二回:「說聲未了,早跑出四五個丫頭,手裡都拿著門閂棒搥,打將出來。溫月江只得抱頭鼠竄而逃,自去書房歇下。」
形容倉皇逃跑的狼狽樣子。
參考詞語:「奉頭鼠竄、捧頭鼠竄」
「抱頭鼠竄」原作「奉頭鼠竄」。秦末,楚漢相爭時,韓信受劉邦之命攻齊大獲全勝,劉邦封韓信為齊王,要韓信繼續進擊楚軍。這時,蒯通勸韓信趁劉邦和項羽爭戰的時候,脫離劉邦,自立為王。韓信回答說︰「劉邦一向對我非常好,我怎能忘恩負義呢?」蒯通說︰「可是當年常山王被圍鉅鹿時,曾派張黶、陳釋前往成安君處求救,未獲傾力相助,以致於兩人反目,後來甚而相互攻伐。最後常山王被打得狼狽而逃,只好殺掉項嬰,捧著他的頭,改投靠漢王。可見就算是刎頸之交的親密好友都靠不住,你如果以為劉邦絕對不會害你,那你就錯了。」典源中的「奉頭鼠竄」本來是捧著獻敵之頭,狼狽而逃的意思,後來「奉頭」轉為「抱頭」,指的是抱著自己的頭,「抱頭鼠竄」這句成語就用來形容急忙逃走的狼狽樣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