猶「搖搖欲墜」。見「搖搖欲墜」條。01.明.袁宏道〈安鄉縣重修琴堂記〉:「侯蒞事之二年、田野闢、訟獄平、耕者有畦、居者有廬、百姓樂樂利利。然所欲興無不舉者、而蒞民之堂殊朽蠹、每風雨至、搖搖焉如欲墮。」
參考詞語:「搖搖欲墜」
此處所列為「搖搖欲墜」之典故說明、提供參考。搖搖、是搖動不穩的樣子、如《大戴禮記.武王踐阼》︰「若風將至、必先搖搖。」是形容物體搖動的樣子。而在《意林》卷一引《太公金匱》︰「黃帝云︰『予在民上、搖搖恐夕不至朝。』」則引申有動搖危懼的意思。用「欲墜」加強其語意、「搖搖欲墜」有東西快要掉下來、很危險的意思。如在所引典源《三國演義》第一○四回中、諸葛亮自知大限將至、但壯志未酬、希望天假以年、能讓他完成先主劉備所託。古人認為、人的生命由天上的星宿決定、如果人死了、天上的星宿也會墜落。諸葛亮觀察星象、指出一顆星星、稱是自己的將星、眾人觀看時、發現這顆星星猶如病重的諸葛亮一樣、光澤黯淡、好像快要掉了下來。「搖搖欲墜」這句成語就是用來形容就要掉下來或就要垮臺的樣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