恢復原本的樣子。語本唐.劉禹錫〈砥石賦〉。後用「故態復萌」形容老毛病又犯了。
01.明.梅鼎祚《玉合記》第二九齣:「不欺師父,韓郎遣信到此,不覺故態復萌,情緣難斷。」 02.明.周朝俊《紅梅記》第一三齣:「妾於窗隙窺他,原來就是湖邊立的少年,使妾私情頓起,故態復萌。」 03.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一二回:「遇見撫臺下來大閱,他便臨期招募,暫時彌縫;只等撫臺一走,依然是故態復萌。」 04.清.王韜《淞隱漫錄.卷一○.蛇妖》:「初猶斂跡不敢肆,久之而故態復萌。」
形容老毛病又犯了。
反義:痛改前非
參考詞語:「復為故態、故態復作、故態復還、故態萌、舊態復萌」
「故態復萌」典源作「故態復還」。劉禹錫(西元772∼842),字夢得,唐彭城人,生卒年不詳。貞元九年進士,後為監察御史。因參加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革新運動失敗,被貶為朗州司馬。晚年曾為太子賓客,故亦稱為「劉賓客」。劉氏擅長詩文,與白居易為好友,詩名相當,並稱「劉白」。賦體演變到了唐代,重要性已經被詩所取代,不過仍有一些詩人以散體賦、騷體賦和俳賦的形式,創作了不少托物言志、抒情詠懷的短賦佳作。〈砥石賦〉便是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時,作以自勉。文中自述有一把寶劍,本來非常鋒利,被貶朗州之後,因為南方氣候潮濕,以致寶劍生鏽,甚至拔不出來。有一位朋友知道了,就送給劉禹錫一塊磨刀石。劉禹錫用這塊磨刀石砥勵寶劍,磨去鐵鏽,讓寶劍恢復原來的面貌。劉禹錫又把人世的順逆際遇都當成自己的砥石,勉勵自己要克服困境,磨去自身的缺點,成為賢能的人。後來「故態復萌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形容老毛病又犯了。出現「故態復萌」的書證如明.梅鼎祚《玉合記》第二九齣:「不欺師父,韓郎遣信到此,不覺故態復萌,情緣難斷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