猶「日新月異」。見「日新月異」條。01.明.顧起元《客座贅語.卷一.巾履》:「近年以來、殊形詭製、日異月新。」02.清.葉燮《原詩.卷一.內篇上》:「其後乃有絲竹匏革之制、流至於今、極於九宮南譜、聲律之妙、日異月新。」
參考詞語:「日新月異」
此處所列為「日新月異」之典故說明、提供參考。在古代的儒者、認為一個人應敦品勵學才可成為身心兼修的大家。特別是對品德的涵養、更是古人所重視的。所以在《禮記.大學》中、有一段記錄個人品德修養的銘文:「苟日新、日日新、又日新。」意思是說:「如果能夠一天使品德更新、那就能天天使品德更新、且一直持續不斷地更新。」《書經》的〈康誥〉篇說這是「鼓勵人民振作、自新。」《詩經》也說:「周朝雖是一個舊的國家、但在文王的治理下、卻能自新品德並且德化其人民、使得國運呈現嶄新的氣象與發展。」因此、君子無不盡力修養自己的品德、以期能達到完善的境界、進而領導國家走向康莊富強。典源只見「日新」、後來更見結合「月異」之「日新月異」一語、用來形容發展或進步快速、不斷出現新事物或新現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