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說秦宮有方鏡,能照見人的五臟六腑,鑑別人心邪正。典出《西京雜記》卷三。後用「明鏡高懸」比喻官吏辦事明察無私,執法公正嚴明。
01.元.關漢卿《望江亭》第四折:「今日個幸對清官,明鏡高懸。」 02.清.錢謙益〈致龔芝麓書〉其二:「秉鈞當國,正須料理人才,牛溲馬渤亦是藥籠中物,況有法眼天眼,明鏡高懸,則弟之片言,或亦可備下體之采耳。」 03.《好逑傳》第七回:「我鐵中玉遠人也,腑肺隱衷,本不當穢陳於小姐之前;然明鏡高懸,又不敢失照,因不避瑣瑣。」 04.《三俠五義》第五回:「不料小人姪兒,今日看見此墜,被人告到太爺台前。惟求太爺明鏡高懸,伸此冤枉!」 05.清.洪仁玕《英傑歸真》:「干王明鏡高懸,真偽立見,愚弟決去妖官來投。」
比喻官吏執法能公正嚴明。褒義。&比喻辦事能明察無私。褒義。
參考詞語:「神鏡高懸、秦庭朗鏡、秦鏡高懸、高懸明鏡、高懸秦鏡、高檯明鏡、高臺明鏡」
根據《西京雜記》的記載,劉邦攻入咸陽宮時,尋獲寶物一方明鏡,它能照見人的五臟六腑,也能鑑別人心正邪。秦始皇常利用它來照宮女,凡心膽慌張跳動的就殺死她。杜甫〈洗兵馬〉詩「司徒清鑒懸明鏡」句,正式用「懸明鏡」來稱許司徒李光弼,從此人們就以「明鏡(秦鏡)高懸」來比喻官吏辦事明察洞燭,執法公正嚴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