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卜先知
ㄨㄟˋ ㄅㄨˇ ㄒㄧㄢ ㄓ
未曾占卜就能知道吉凶。形容有預知未來的能力。※語或出元.王曄《桃花女》第三折。
△「料事如神」
用法
形容有預知未來的能力。
用在「精確預測」的表述上。
例句
- 傳說中的神仙都能未卜先知。
- 世事難料、有誰能夠未卜先知呢?
- 老王只是碰巧說對了、並不是真有未卜先知的本領。
- 那個神棍吹噓自己有未卜先知的本領、不少人都上了他的當。
- 小明果然如小鄭所預言在今天結婚了、小鄭好像有未卜先知的能力。
- 與其渴望具有未卜先知的能力、不如多方觀察、小心推論、自然亦能洞燭機先。
辨識
近義:料事如神
典故說明
「未卜先知」一語、原意是指未曾占卜就能知道吉凶。在元代戲曲《桃花女》中可見。這則故事是說桃花女兩度破了周公的占卜、周公因而心生妒意、假意聘娶桃花女作兒媳、選在凶日迎娶、想要借機害死桃花女、但是被桃花女一一破解、最後周公甘拜下風、盡棄前嫌、一家和樂。其中一段敘述桃花女為了躲避白虎兇神要一個小孩作陪、彭大幫她找了周公的女兒臘梅、沒想到臘梅被白虎兇神咬死了、周公得知後傷心的哭了。彭大說這是周公的詭計應驗在臘梅身上。桃花女就唱道:「買弄殺《周易》陰陽誰似你、還有個未卜先知意。」指責周公誇耀賣弄「未卜先知」的本領、以致於害了自己的女兒。後來、「未卜先知」這句成語就用來形容有預知未來的能力。
書證
- 《清平山堂話本.楊溫攔路虎傳》:「一日、出街市閑走、見一個掛肆、名牌上寫道:『未卜先知』。」
- 元.無名氏《桃花女》第三折:「買弄殺《周易》陰陽誰似你、還有個未卜先知意。」(源)
- 《西遊記》第六二回:「行者笑道:『這和尚有甚未卜先知之法?我們正是。你怎麼認得?』」
- 明.湯顯祖《還魂記》第二齣:「雖則俺改名換字、俏魂兒未卜先知。定佳期盼煞蟾宮桂、柳夢梅不賣查梨。」
- 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一:「若是說話的同年生、並時長、有個未卜先知的法兒、便雙腳走不動、也拄個拐兒隨他同去一番也不妨的。」
- 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一一:「若是王生有未卜先知的法術、慌忙向前攔腰抱住、勸將轉來、就養他在家半年兩個月、也是情願、不到得惹出飛來橫禍。」
- 《醒世姻緣傳》第二八回:「那人大驚:『娘子生產不下、看著要死、他卻如何曉得?但這泥丸如何得有效驗?他既未卜先知、或者有些效驗也不可知。』持了藥跑得回去。」
- 《紅樓夢》第一一四回:「若再做這個夢時、我得細細的瞧一瞧、便有未卜先知的分兒了。」
- 《鏡花緣》第六九回:「眾人都詫異道:『這是怎講?那時榜還未定、倒都曉得?難道閨臣姐姐未卜先知、是位活神仙麼?』」
《成語典》版本編號:2020_20241226
© 中華民國教育部 (Ministry of Education, R.O.C.)
使用說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