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trl+K

搜尋方式

模棱兩可

ㄇㄛˊ ㄌㄥˊ ㄌㄧㄤˇ ㄎㄜˇ
  1. 比喻含糊、不明確的意見態度主張等。參見摸稜兩可」條。《明史.卷二○八.余珊傳》:「飾六藝以文奸言,假周官而奪漢政。堅白異同,模棱兩可。」

模棱兩可

ㄇㄛˊ ㄌㄥˊ ㄌㄧㄤˇ ㄎㄜˇ

即「模稜兩可」。見「模稜兩可」條。01.《明史.卷二○八.余珊列傳》:「飾六藝以文奸言,假周官而奪漢政。堅白異同,模棱兩可。」

辨識

參考詞語:「模稜兩可

典故說明

此處所列為「模稜兩可」之典故說明,提供參考。根據《舊唐書》的記載,蘇味道是唐初趙州欒城人,年輕時和李嶠都以擅長文辭而出名,當時的人因此合稱他們為「蘇李」。雖然他一生中都在官場打滾,還擔任過宰相的重要職務,但是他的處事態度含混,曾經對人說:「處理事情時,最好不要明白的表示自己的意見主張,萬一出了錯,才不會因為判斷錯誤而受到責備,這就像摸著稜角的兩端,不置可否才好。」人們因此,幫他取了個「蘇摸稜」的外號。後來「模稜兩可」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以比喻處理事情的態度含混,不表示明確的意見或主張。

書證

  1. 《明史.卷二○八.余珊列傳》:「飾六藝以文奸言,假周官而奪漢政。堅白異同,模棱兩可。」

在其他地方搜尋「模棱兩可」

有提到「模棱兩可」的條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