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trl+K

搜尋方式

水涸石出

ㄕㄨㄟˇ ㄏㄜˊ ㄕˊ ㄔㄨ

即「水落石出」。見「水落石出」。01.宋.歐陽修〈菱谿石記〉:「每歲寒霜落,水涸而石出。」

辨識

參考詞語:「水落石出

典故說明

此處所列為「水落石出」之典故說明,提供參考。醉翁亭位於滁州(今安徽省滁縣)城西南瑯琊山兩峰之間,為山僧智仙所築。〈醉翁亭記〉就是歐陽修遊賞醉翁亭後所寫下的一篇文章,文中描寫出山林四季變化的景色:春季有野花幽香,夏季有綠樹繁茂而成一片濃蔭,秋季風聲蕭瑟而霜色瑩潔,冬季水枯而石頭盡露。朝暮之間的景色變化,加以四季的不同景色,使得遊賞於醉翁亭中的快樂顯得無窮無盡。「水落石出」或許就是從本文摘出的一個成語。因為水位低,本來沉於水底的石頭逐一浮露出來,石頭猶如原被遮掩的真相,所以這句成語就被用於比喻事情經過澄清而後真相大白。

書證

  1. 宋.歐陽修〈菱谿石記〉:「每歲寒霜落,水涸而石出。」

在其他地方搜尋「水涸石出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