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trl+K

搜尋方式

永存不朽

ㄩㄥˇ ㄘㄨㄣˊ ㄅㄨˋ ㄒㄧㄡˇ
  1. 永遠流傳而不磨滅。《三國志.卷八.魏書.公孫度傳》裴松之注引《魏書》:「遺風餘愛,永存不朽。」也作「永垂不朽」、「永傳不朽」。

永存不朽

ㄩㄥˇ ㄘㄨㄣˊ ㄅㄨˋ ㄒㄧㄡˇ

猶「永垂不朽」。見「永垂不朽」條。01.《三國志.卷八.魏書.二公孫陶四張傳.公孫度》裴松之注引《魏書》:「遺風餘愛,永存不朽。」

辨識

參考詞語:「永垂不朽

典故說明

此處所列為「永垂不朽」之典故說明,提供參考。「永垂不朽」原作「垂不朽」。蔡邕,字伯喈,東漢陳留人。蔡邕少時師事太傅胡廣。胡廣,字伯始,東漢南郡華容人。官至太傅,歷事安、順、沖、質、桓、靈六帝。胡廣熟悉典章,辦事經驗豐富,柔媚謙恭,不抵觸任何人,在當時有「萬事不理問伯始,天下中庸惟胡公。」的諺語。靈帝即位時,胡廣年已八十,仍代為太傅,老死任上。熹平六年,靈帝感懷胡廣的恩德,令胡廣的學生蔡邕為恩師作〈胡公碑〉,以紀念胡廣。內容記載胡廣對漢朝的貢獻,並且頌揚胡廣的事蹟必可永遠流傳而不可磨滅。後來「永垂不朽」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指永遠流傳而不可磨滅。

書證

  1. 《三國志.卷八.魏書.二公孫陶四張傳.公孫度》裴松之注引《魏書》:「遺風餘愛,永存不朽。」

在其他地方搜尋「永存不朽」

有提到「永存不朽」的條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