埋沒。[例]聲名汩沒
《國語辭典簡編本》版本編號:2014_20241226
© 中華民國教育部 (Ministry of Education, R.O.C.)
使用說明
沉淪。唐.李咸用〈秋夕書懷寄所知〉詩:「三島路遙身汩沒,九天風急羽差池。」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八:「倘若恐怕濁界汩沒,一時記不起,到得五十年後,我來指你個境頭。」
浮沉。宋.蘇洵〈木假山記〉:「其最幸者漂沉汩沒於湍沙之間。」
埋沒。唐.杜甫〈寄李十二白二十韻〉:「聲名從此大,汩沒一朝伸。」
形容水波的聲音。
淹沒。
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版本編號:2015_202412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