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trl+K

搜尋方式

沈舟破釜

ㄔㄣˊ ㄓㄡ ㄆㄛˋ ㄈㄨˇ

義參「破釜沉舟」。見「破釜沉舟」條。

辨識

參考詞語:「破釜沉舟

典故說明

此處所列為「破釜沉舟」之典故說明,提供參考。《史記.卷七.項羽本紀》記載秦朝末年,群雄起義反秦,秦將章邯率兵攻趙,以重兵圍攻鉅鹿。楚懷王派宋義、項羽救趙,但宋義卻停兵不進。項羽殺了宋義取得軍權後,派遣二萬兵將渡過漳水,救援鉅鹿。之後,趙將陳餘又請求項羽派更多兵力支援,項羽於是帶領全部的軍隊渡河,然後將渡河的船弄沉,打破煮飯的鍋子,燒掉駐紮的營地,並只帶三天乾糧,以示必死之決心,不做撤退的打算。經過九次大戰,終於打敗秦軍。這即是歷史上有名的「鉅鹿之戰」,項羽為使士卒拚死戰鬥,渡河之後,即將渡船弄沉,把釜甑打破,以斷絕士兵後退念頭。後來「破釜沉舟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形容做事果決,義無反顧。


在其他地方搜尋「沈舟破釜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