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trl+K

搜尋方式

滔滔不竭

ㄊㄠ ㄊㄠ ㄅㄨˋ ㄐㄧㄝˊ
  1. 滔滔,波浪滾滾流動,連續不斷的樣子。滔滔不竭形容說話一句接著一句,連續而不曾間斷。《樂府詩集.卷一二.郊廟歌辭十二.漢宗廟樂舞辭.積善舞》:「飲福受胙,舞降歌迎。滔滔不竭,洪惟水行。」也作「滔滔不斷」、「滔滔不盡」、「滔滔不絕」。

滔滔不竭

ㄊㄠ ㄊㄠ ㄅㄨˋ ㄐㄧㄝˊ

即「滔滔不絕」。見「滔滔不絕」條。01.《樂府詩集.卷一二.郊廟歌辭一二.漢宗廟樂舞辭.積善舞》:「飲福受胙,舞降歌迎。滔滔不竭,洪惟水行。」(源)02.五代周.王仁裕《開元天寶遺事.卷下.走丸之辯》:「張九齡善談論,每與賓客議論經旨,滔滔不竭,如下&04406-001_1.jpg;走丸也。時人服其俊辯。」

辨識

參考詞語:「滔滔不絕

典故說明

此處所列為「滔滔不絕」之典故說明,提供參考。「滔滔不絕」原作「滔滔不竭」。〈積善舞〉是漢代天子祭祀神明祖先,所演奏的宗廟樂舞歌辭,後來為宋代郭茂倩收錄於《樂府詩集》中。歌辭的內容大概如下:祭祀的獻禮是如此的芳香美好,而祖先遺德也是如此的光顯耀眼。以蛇為祭品,稟告赤帝神農氏,並用龜殼來占卜,希望得到「大橫」這個卜兆。期盼來年祖先神靈能夠廣施恩澤,使萬事齊備,國家繁榮,政通人和。敲打演奏樂器來侍奉您,且以滿溢的美酒,和燒烤烹煮過的美食,作為祭祀的供品。用歌曲、舞蹈來歡迎,並祈求神靈降福,像奔流不停的大水,連續不斷,永遠不竭。文獻原來用「滔滔不竭」,竭是盡的意思。後來演變成「滔滔不絕」,絕是中斷的意思。「滔滔不絕用來形容說話連續不斷。較早的書證如《蕩寇志》第三二回:「張繼問起曹州攻取之法,成英反覆議論,滔滔不絕,口若懸河,張繼一毫不懂,連聲稱是而已。」

書證

  1. 《樂府詩集.卷一二.郊廟歌辭一二.漢宗廟樂舞辭.積善舞》:「飲福受胙,舞降歌迎。滔滔不竭,洪惟水行。」(源)
  2. 五代周.王仁裕《開元天寶遺事.卷下.走丸之辯》:「張九齡善談論,每與賓客議論經旨,滔滔不竭,如下坂走丸也。時人服其俊辯。」

在其他地方搜尋「滔滔不竭」

有提到「滔滔不竭」的條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