班,魯班,古代巧匠。「班門弄斧」指在巧匠魯班門前玩弄大斧。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事,不自量力。 #語本唐.柳宗元〈王氏伯仲唱和詩序〉。
01.宋.歐陽修〈與梅聖俞書〉其一四:「昨在真定,有詩七、八首,今錄去,班門弄斧,可笑可笑!」 02.《三國演義》第一一三回:「今搦吾鬥陣法,乃『班門弄斧』耳!」 03.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二:「奴家偶以小藝擅名國中,不想遇著高手下臨。奴家本不敢相敵,爭奈眾心欲較勝負,不得不在班門弄斧。」 04.《文明小史》第四○回:「子由等聽得他們那般高論,已經拜服到地,如何還敢班門弄斧?」 05.《幼學瓊林.卷三.人事類》:「班門弄斧,不知分量。」
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事,不自量力。貶義。
近義:布鼓雷門
參考詞語:「弄斧班門、班門取罪」
唐代大文學家柳宗元的朋友王緯兄弟,出身於書香世家,富有文采。兩人前來京師為文,柳宗元為他們的唱和詩作寫序,讚美他們有如三國時的應璩、應瑒及南朝時陸機、陸雲兩對兄弟,寫出音律玄妙、內容精美的詩句,並自認所寫的序文是在行家面前獻醜,有如在善於工藝的魯班、郢匠前耍弄斧頭。後來「班門弄斧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事,不自量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