猶「鞠躬盡瘁」。見「鞠躬盡瘁」條。01.《群音類選.官腔類.卷一○.投筆記.班超中選》:「念儒臣不習武功、憑筆舌盡瘁鞠躬、身猶轉蓬。」
參考詞語:「鞠躬盡瘁」
此處所列為「鞠躬盡瘁」之典故說明、提供參考。 「鞠躬盡瘁」係由「鞠躬」及「盡瘁」二語組合而成。 「鞠躬」見於《論語.鄉黨》、文中敘述孔子在進入君門的時候、態度很恭謹、彷彿國君的門容不下他的樣子。他不站在門的中央、走路時不踏上門檻。 「盡瘁」則見於《詩經.小雅.北山》、詩歌內容是行役者對國君分配勞役不均所發出的感嘆。文中說到有些人安逸地在家休息、有些人卻因為盡力於國事乃至於生病;有些人每天過著高枕無憂的日子、但有些人卻必須日夜不停地奔走四方。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「鞠躬盡瘁」、用來表達恭謹戒慎、不辭勞病地貢獻心力。在三國蜀諸葛亮〈後出師表〉中、諸葛亮在考察了當時的局勢環境後、認為以他的能力、以及許多未能預料的演變、都不足以能夠抵抗強敵。儘管如此、他仍表明了自己的決心、只求竭盡所能。原文中的「臣鞠躬盡力、死而後已、至於成敗利鈍、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」、其實就是現在常用的「鞠躬盡瘁」的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