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trl+K

搜尋方式

眼光如炬

ㄧㄢˇ ㄍㄨㄤ ㄖㄨˊ ㄐㄩˋ

猶「目光如炬」。見「目光如炬」條。01.《大馬扁》第二回:「足下大著,真是眼光如炬!」

辨識

參考詞語:「目光如炬

典故說明

此處所列為「目光如炬」之典故說明,提供參考。據《南史.卷一五.檀道濟列傳》載,南北朝時,宋國有位大將名叫檀道濟,他曾追隨武帝劉裕北伐,立下不少汗馬功勞。武帝死後,文帝即位,仍任命檀道濟征討北魏,又屢建奇功。由於他功業彪炳,官位升至司空,權勢極大,他的幾個兒子也都掌管兵權。然而樹大招風,他的功高望重引起皇帝及朝中其他大臣的猜忌。一日,皇帝以議事為由,傳喚他進宮,卻乘機將他捕捉下獄,並且派人殺了他的家人及親信。檀道濟在牢獄之中,知道自己這回必定難逃死劫,急怒攻心,眼中發出如火炬般熊熊火焰,又氣又恨地把一大斛酒一飲而盡,然後脫下頭巾重擲在地,咬牙大罵:「你是在毀掉自己的萬里長城啊!」這件事傳出之後,北魏人就謠傳說:「道濟已死,其餘的南方人都不足畏!」果然就肆無忌憚地南侵。「目光如炬 」這句成語即出於此,原是形容怒視時的眼光;後來也用來形容目光有神,或比喻見事透澈,識見遠大。

書證

  1. 《大馬扁》第二回:「足下大著,真是眼光如炬!」

在其他地方搜尋「眼光如炬」

有提到「眼光如炬」的條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