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樂器彈奏出來的聲音激越高亢,驚天動地。語出唐.李賀〈李憑箜篌引〉。後用「石破天驚」形容事物或言論新奇驚人。
01.唐.李賀〈李憑箜篌引〉:「女媧鍊石補天處,石破天驚逗秋雨。」(源) 02.宋.范成大〈知郡檢計齋醮禱雨登時感通輒賦古風以附輿頌〉詩:「風師避路雷車鳴,石破天驚檐溜傾。」 03.清.黃宗羲〈輪菴禪師語錄序〉:「入室講《論語》、《周易》,鑿空新義,石破天驚。」 04.《孽海花》第一一回:「尚秋聽罷咋舌道:『真是石破天驚的怪論!』」 05.《宦海》第一九回:「陳繼泰被他們這樣的一來,好似那雷霆乍震,石破天驚,只嚇得個肺腑皆崩,神魂出竅。」
形容樂器彈奏出來的聲音高亢激越。&用來形容事物或言論新奇驚人。
參考詞語:「天驚石破」
李賀是唐朝的著名詩人,才氣極高,七歲能作詩,十五歲便成名,並以〈雁門太守行〉得到了韓愈的賞識。李賀的創作方式也十分特別,據說他寫詩從不先命詩題,每與友人出遊,便命奴僕背著錦囊騎驢跟隨,靈感一來,他便趕緊寫下,投在囊中,等回家後再整理成篇。李賀雖然詩譽日隆,但仕途上卻不甚順遂。二十歲時應禮部試時受到排擠,其他考生認為他的父親名晉肅,應當避諱(「晉」、「進」二字同音),不得參加進士考試。韓愈雖然為他作〈諱辯〉力爭,但李賀再也沒有應試。後來他作了張徹的幕僚,二十六歲返鄉,二十七歲便以英年早逝,留下詩作二百餘首。李賀的詩作內容深邃,種類繁多,以想像力豐富著稱,擅於鍛練字句,留下了許多千古佳句,後世稱為「詩鬼」。如〈李憑箜篌引〉一詩中,他形容李憑彈奏箜篌的樂音,具有極大的震撼力,不但能使上古女媧用來補天的五色石因而碎裂,也讓上天為之震動,灑落滂沱的秋雨;連在夢中都被請到神山去教神嫗彈奏箜篌,那精妙的音律,連海中的魚、蛟都隨著樂聲而跳躍。後來「石破天驚」被用來形容事物或言論新奇驚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