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國犧牲,死後得不到屍體,乃得血而葬,稱為「碧葬」。清.褚人獲《堅瓠廣集.卷五.碧葬》:「新都殷司徒家,掘地得古塚。塚磚長五寸許,皆有字,云:『歙東蕭司馬碧葬』。不知碧葬之義,以問汪伯玉。伯玉云:『凡死忠而不得屍者,得血以葬,曰:「碧葬」。本弘血化碧之義。』」
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版本編號:2015_20241225
© 中華民國教育部 (Ministry of Education, R.O.C.)
使用說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