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trl+K

搜尋方式

穎脫而出

ㄧㄥˇ ㄊㄨㄛ ㄦˊ ㄔㄨ
  1. 錐尖透過囊袋顯露出來。語出《史記.卷七六.平原君虞卿列傳.平原君》:「毛遂曰:『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,使遂蚤得處囊中,乃穎脫而出,非特其末見而已。』」後比喻有才華的人得到機會而嶄露頭角。唐.李白〈與韓荊州書〉:「願君侯不以富貴而驕之,寒賤而忽之,則三千之中有毛遂,使白得穎脫而出。」也作「脫穎而出」。

穎脫而出

ㄧㄥˇ ㄊㄨㄛ ㄦˊ ㄔㄨ

猶「脫穎而出」。見「脫穎而出」條。01.《史記.卷七六.平原君虞卿列傳.平原君》:「毛遂曰:『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。使遂蚤得處囊中,乃穎脫而出,非特其末見而已。』」(源)02.五代十國南唐.史虛白《釣磯立談》:「毛遂云:『錐未得處囊中故也。如得處囊中,則必穎脫而出矣。』我之所志,大有以似此。」

辨識

參考詞語:「脫穎而出

典故說明

此處所列為「脫穎而出」之典故說明,提供參考。「脫穎而出」原作「穎脫而出」。據《史記.卷七六.平原君虞卿列傳.平原君》載,戰國時,秦國出兵攻打趙國,包圍了趙都邯鄲,情況十分危急,於是趙王派平原君前往楚國,請求援救。平原君打算在其門下食客挑選出二十個文武人才一同前往,但只選出十九個,剩下的都不符合條件。這時,有一個名叫毛遂的人,主動向平原君自我推薦,請求加入前往楚國的行列。平原君問:「你在我門下多久了?」毛遂回答:「三年了。」平原君說:「一個真正有才能的人,就好像一把放在袋子裡的錐子一樣,立刻就會顯露出鋒利的錐尖。而你在我門下三年了,我卻沒聽說過你有什麼表現,你還是留下吧!」毛遂說:「我現在自我推薦,就是請求你把我放進袋子裡,如果早點有這樣的機會讓你把我放進袋中,那我就不只是露出錐尖而已,而是早就顯露出才能,鋒芒畢露了!」平原君覺得毛遂說得有道理,就答應了,讓他一同前往。到了楚國,平原君和楚王會談,從早上到中午,都還沒有結果。毛遂於是持劍走到楚王面前,極力說明趙、楚聯合抗秦的利害關係。楚王終於被說服,答應趙國願意出兵援救。於是兩國當場歃血為盟,誓守聯合抗秦的盟約。毛遂這次不僅幫平原君完成任務,也為國家立下了功勞,讓大家對他刮目相看,平原君因此待他為上賓。後來「脫穎而出」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比喻顯露才能,超越眾人。或比喻從囊中逃脫

書證

  1. 《史記.卷七六.平原君虞卿列傳.平原君》:「毛遂曰:『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。使遂蚤得處囊中,乃穎脫而出,非特其末見而已。』」(源)
  2. 五代十國南唐.史虛白《釣磯立談》:「毛遂云:『錐未得處囊中故也。如得處囊中,則必穎脫而出矣。』我之所志,大有以似此。」

在其他地方搜尋「穎脫而出」

有提到「穎脫而出」的條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