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trl+K

搜尋方式

繁文縟節

ㄈㄢˊ ㄨㄣˊ ㄖㄨˋ ㄐㄧㄝˊ
  1. 繁瑣的儀式禮節。
    [例]現代人講究精簡,對於傳統的繁文縟節早就不太注重了。

繁文縟節

ㄈㄢˊ ㄨㄣˊ ㄖㄨˋ ㄐㄧㄝˊ
  1. 繁縟的儀式禮節。也作「繁文末節」、「繁文縟禮」。

繁文縟節

ㄈㄢˊ ㄨㄣˊ ㄖㄨˋ ㄐㄧㄝˊ

繁瑣的儀式禮節。語本唐.元稹〈授王永太常博士制〉。

用法

01.宋.李光《讀易詳說.卷四.坤下巽上》:「宗廟之禮,莫盛于始盥之時。蓋精誠蘊于內,而威儀肅于外。孔子于既灌之後不欲觀者,蓋繁文縟節,容有偽焉,有不足觀者矣。」 02.明.呂坤《呻吟語摘.卷下.世運》:「官盛從豐供,繁文縟節,逐奔世態而以教養為迂儒。世道可為傷心矣!」 03.明.章潢《圖書編.卷一三.三禮總敘》:「是故求禮者,無求禮於書,而求諸吾心之天,則渾然大中之道,已在乎我。雖至敬無文,而繁文縟節實自此出也。」 04.清.朱彝尊《經義考.卷四三.易.程氏周易啟蒙輯錄》:「《書》則備讀諸家,而求其疏通知遠之實;《詩》則要性情之發,而驗其興觀群怨之機;《禮》則審於節文度數之宜,而略其繁文縟節之末。」 05.清.盛世佐《儀禮集編.卷首上.綱領.通論制禮之本》:「子曰『禮云禮云,玉帛云乎哉!』言禮則曰復、曰約;言教則曰一、曰不多,繁文縟節,非聖人語。」 06.清.魏源《默觚下.治篇一一》:「以持祿養驕為鎮靜;以深謀遠計為狂愚。以繁文縟節為足黼太平;以科條律例為足剔奸蠹。」

形容繁縟的儀式禮節。

例句

  1. 用在「禮儀繁複」的表述上。

辨識

反義:刪繁就簡

參考詞語:「末節繁文、繁文末節、繁文縟禮

典故說明

「繁文縟節」典源作「繁文縟禮」,指繁縟的儀式禮節。〈授王永太常博士制〉是元稹代皇帝所擬的詔命,太常博士在唐代主要為掌管宗廟禮儀之官。古時天子祭祀祖先和天地,儀式禮節十分複雜,需有專人教授。因此皇帝下詔,任命王永為太常博士,負責在朝廷中教導諸生祭祀、參拜的禮節。後來「繁文縟節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形容繁縟的儀式禮節。出現「繁文縟節」的書證如清.魏源《默觚下.治篇一一》:「以繁文縟節為足黼太平;以科條律例為足剔奸蠹。」

書證

  1. 政府為了便民,許多行政上的繁文縟節都已經省略了。
  2. 古代宮廷裡的繁文縟節之多,不是現代人所能想像的。
  3. 為了宣揚國威,外交場合上的繁文縟節還是不可或缺。
  4. 雖然許多繁文縟節可以省略,但注重禮儀還是必要的。
  5. 現代人事事講求效率,傳統的繁文縟節大多已被革除殆盡了。
  6. 小明受不了頒獎典禮上令人窒息的繁文縟節,偷偷地溜出禮堂。
  7. 他倆怕受不了傳統婚禮的繁文縟節,所以決定到法院公證結婚。
  8. 雖然祭拜神明有許多繁文縟節,但是虔誠的信徒們絲毫不以為苦。
  9. 他非常率性,所以受不了這麼多的繁文縟節,決定要好好地改革一番。
  10. 老一輩的人非常注意公開場合上的繁文縟節,認為這是一種該有的禮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