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理之言精簡、不繁瑣。見「要言不煩」條。01.宋.蘇軾〈與孫運句書〉:「近見江南老人、年七十二、狀貌氣力如四五十人、問其所得、初無異術、但云平生習不飲湯水耳。常人日飲數升、吾日減一合、今但沾唇而已。脾胃惡濕、飲少胃強氣盛液行、自然不濕、雖冒暑遠行亦不念水。此可謂至言不繁。」
參考詞語:「要言不煩」
此處所列為「要言不煩」之典故說明、提供參考。根據《輅別傳》所載、有一次何晏邀請管輅前來一起討論《易經》爻辭、結果管輅說得頭頭是道。於是何晏說:「在談論自然現象方面、你是這世上獨一無二的。」這時坐在一旁的鄧颺(字玄茂、三國魏南陽人、為司馬懿所殺。)就說:「管輅、別人都說你精通《易經》、為什麼平常講話卻佷少談到《易經》的道理呢?」管輅隨聲應答說:「精通《易經》的人是不談論《易經》的。」何晏帶著笑容稱讚他說話精要不囉嗦。後來「要言不煩」演變為成語、就用來形容說話精要、不囉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