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trl+K

搜尋方式

英雄短氣

ㄧㄥ ㄒㄩㄥˊ ㄉㄨㄢˇ ㄑㄧˋ
  1. 有才志的人因遭受挫折,或沉溺於兒女私情而喪失進取心。《聊齋志異.卷六.馬介甫》:「祇緣兒女深情,遂使英雄短氣。」《孽海花》第二六回:「悠悠之口不諒人,只能不使英雄短氣!」也作「英雄氣短」。

英雄短氣

ㄧㄥ ㄒㄩㄥˊ ㄉㄨㄢˇ ㄑㄧˋ

猶「英雄氣短」。見「英雄氣短」條。01.明.許三階《節俠記》第九齣:「三洲水淺魚難至、五嶺山高雁到稀、生不遇、令英雄短氣。」02.《聊齋志異.卷六.馬介甫》:「祇緣兒女深情、遂使英雄短氣。」03.《孽海花》第二六回:「悠悠之口不諒人、怎能不使英雄短氣!」

辨識

參考詞語:「英雄氣短

典故說明

此處所列為「英雄氣短」之典故說明、提供參考。《增廣尚友錄統編》中記載:宋朝蘇丕少年時參加考試沒有考上、拂袖而去、說:「此中最易短英雄之氣。」意思就是說:考試、是最容易讓人挫折、摧損英雄志氣的事。後來「英雄氣短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、用來指有才識志氣的人因遭受挫折而喪失進取心。如清.錢彩《說岳全傳》第二三回:「倘若有冒功等事、豈不使英雄氣短、誰肯替國家出力!」或指有才識志氣的人因沉迷於愛情而喪失進取心。如《三俠五義》第一二○回:「真是英雄氣短、兒女情長。」

書證

  1. 明.許三階《節俠記》第九齣:「三洲水淺魚難至、五嶺山高雁到稀、生不遇、令英雄短氣。」
  2. 《聊齋志異.卷六.馬介甫》:「祇緣兒女深情、遂使英雄短氣。」
  3. 《孽海花》第二六回:「悠悠之口不諒人、怎能不使英雄短氣!」

在其他地方搜尋「英雄短氣」

有提到「英雄短氣」的條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