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「千軍萬馬」。見「千軍萬馬」條。01.元.無名氏《千里獨行》第四折:「他恰才萬馬千軍擺下戰場、則見他忙把門旗放、顯出那棄印封金有智量。」02.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一六回:「講他的心胸本領、莫說殺一個仇人、就萬馬千軍、衝鋒打仗、也了得了。」
參考詞語:「千軍萬馬」
此處所列為「千軍萬馬」之典故說明、提供參考。「千軍萬馬」原作「千兵萬馬」。陳慶之是南朝梁的大將軍、數與北魏軍交戰、都獲得大勝、戰功彪炳。武帝大通初年、北魏國內情勢紊亂、北海王元顥來降、請求梁朝立他為魏主。梁武帝接納他、並派陳慶之護送元顥回到北魏。元顥到了渙水即位稱帝、並封陳慶之為鎮北將軍、征伐北魏的其他勢力、元顥順利成為北魏皇帝入都洛陽。陳慶之繼續掃蕩餘兵、節節勝利、名震一時。由於陳慶之的軍隊都穿著白袍、所向披靡、所以洛陽有首童謠傳唱著:「名師大將莫自牢、千兵萬馬避白袍。」意思是大將軍們不要自我煩擾、只要看見穿著白袍的軍隊、即使自己兵馬再多也避開為妙。後來「千軍萬馬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。出現「千軍萬馬」的書證如《京本通俗小說.西山一窟鬼》:「後面一似千軍萬馬趕來、再也不敢回頭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