猶「海市蜃樓」。見「海市蜃樓」條。01.明.徐復祚《曲論》:「高華則太華峰頭、晴霞結綺;變幻則蜃樓海市、頃刻萬態。」02.《聊齋志異.卷四.羅剎海市》:「嗚呼!顯榮富貴、當於蜃樓海市中求之耳!」
參考詞語:「海市蜃樓」
此處所列為「海市蜃樓」之典故說明、提供參考。在海邊或沙漠、偶爾可以看到綠州或城市的景象、好像就在眼前、可是等到走近一瞧、卻又消失了、這種現象就是「海市蜃樓」。古人利用豐富的想像力解釋這種奇怪的現象、他們認為這是因為有一種叫做「蜃」的大蚌殼、能夠吐氣形成樓臺城市等景觀。這樣的想像說解、古人將之記錄在正史中的天文曆書中、如《史記.卷二七.天官書》。在宋代沈括的《夢溪筆談.卷二一.異事》中、也記載著在登州的海邊、偶而可以看到雲霧中有宮室、人馬的景象、稱為「海市」。其實「海市蜃樓」的形成是由於光線通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、發生折射作用、而得遠處的景物投映在空中或地面上。這種現象多在夏天時的沿海一帶或沙漠中出現。後來「海市蜃樓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、用來比喻虛幻的景象或事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