俎、禮器。「越俎代庖」本指擔任主祭的人、超越職責、代替廚師下廚。用來比喻踰越職分代人辦事。語本《莊子.逍遙遊》。
比喻踰越職分代人辦事。
用在「處事不當」的表述上。
反義:不在其位、不謀其政、思不出位
參考詞語:「代庖越俎、代越庖俎、越庖代俎」
俎、音ㄗㄨˇ、古代祭祀時、用於盛放祭品的禮器。不可寫作「阻」。庖、音ㄆㄠˊ、廚師。不可寫作「包」。
上古時候的許由是個有名的高士、莊子在〈逍遙遊〉中對他極為推崇。據說、堯到晚年時想讓位給許由、可是他卻堅不接受、並且說:「你已經將天下治理得非常好、難道現在我會為了外在的虛名來取代你嗎?小鳥在林中築巢、不過佔了一根樹枝;偃鼠到河邊喝水、也不過喝到肚子飽。你回去休息吧!我要這麼大的天下做什麼呢?縱使廚師不下廚、主祭人也不能因此越過禮器、代替廚師去烹煮食物。」後來「越俎代庖」這個成語、就從許由所說的「庖人雖不治庖、尸祝不越樽俎(ㄗㄨㄣ ㄗㄨˇ)而代之矣」這句話演變而出、用來比喻踰越職分代人辦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