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水樓臺
ㄐㄧㄣˋ ㄕㄨㄟˇ ㄌㄡˊ ㄊㄞˊ
靠近水邊的樓臺。比喻占得地利之便、先得機會。語出宋.俞文豹《清夜錄》卷五○。
用法
比喻佔得地利之便、先得機會。
用在「接近便利」的表述上。
例句
- 小明近水樓臺、頻獻殷勤、終於獲得小美的芳心。
- 王醫生就住在隔壁、去看病不用超過五分鐘、真是近水樓臺。
- 因為是近水樓臺、他很快地就請來住隔壁的電腦技師來幫他修電腦。
- 超級市場就在樓下、馬上就可以買到想要的東西、真有近水樓臺之便。
- 如果你想要贏得美人芳心、最好就是經常噓寒問暖、以求近水樓臺之效。
辨識
參考詞語:「樓臺近水」
典故說明
宋朝的范仲淹的個性剛直溫和、他曾說過︰「先天下之憂而憂、後天下之樂而樂。」視國家社會的福祉為己任、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。他不但直言敢諫、重用賢能、而且樂於提拔有才能的下屬。當他出任杭州知州的時候、許多舊日的部屬都因為得到他的薦舉、而受到重用。其中有個名叫蘇麟的巡檢、他看到許多同僚被提拔、唯獨自己沒有受到范仲淹的賞識、感到不是滋味。有天、蘇麟寫了一首詩送給范仲淹、其中有兩句詩是︰「近水樓臺先得月、向陽花木易為春。」意思就是說︰靠近水邊的樓臺、可以先從水面的倒影看到月亮;春天來臨、草木欣欣向榮、但面對著陽光生長的花樹卻更能成長茁壯。看來好像是在講草木和月亮、其實是在暗示︰「在大人身邊的人都受到您的提拔、卻唯獨我沒有啊!」范仲淹看了立刻明白他的意思、便為蘇麟薦舉了一個理想的職位。後來「近水樓臺」演變為成語、就用來比喻占得地利之便、先得機會。
書證
- 宋.俞文豹《清夜錄》卷五○:「范文正公鎮錢塘、兵官皆被薦、獨巡檢蘇麟不見錄、乃獻詩云:『近水樓臺先得月、向陽花木易為春。』公即薦之。」(源)
- 《詩話總龜.卷五.自薦門》引《翰府名談》:「蘇麟為杭州屬縣巡檢、范文正鎮錢塘、城中兵官往往皆獲薦書。獨麟在外邑、未見收錄。因公事入府、獻詩曰:『近水樓臺先得月、向陽花木易逢春。』文正薦之。」
- 明.湯顯祖《紫釵記》第一五齣:「凡天下中式士子、都要參謁太尉府、方許註選。正是近水樓臺先得月、向陽花木易為春。」
- 清.丘逢甲〈水仙花詩奉家君命作〉二首之二:「滿堂金玉饒仙福、近水樓臺總化工。」
- 清.李漁〈與紀伯紫書〉:「伯紫近居輦轂之下、授餐者多、又為近水樓臺、鄰朱必赤。」
《成語典》版本編號:2020_20241226
© 中華民國教育部 (Ministry of Education, R.O.C.)
使用說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