逆來順受
ㄋㄧˋ ㄌㄞˊ ㄕㄨㄣˋ ㄕㄡˋ
以順從的態度接受惡劣環境或不合理的待遇。語本宋.陳錄《善誘文.對治十常》。
△「委曲求全」
用法
以順從的態度接受惡劣環境或不合理的待遇。
用在「委屈順從」的表述上。
例句
- 在悲觀的宿命論影響下、她對於任何事都逆來順受。
- 逆來順受的處事態度、只會讓欺負你的人變本加厲。
- 你不要什麼事都逆來順受、也要適時地表達自己的意見。
- 現代女性講求獨立自主、不再像傳統婦女總是逆來順受。
- 現今競爭激烈的社會、傳統中逆來順受的觀念已經不合時宜。
- 對於不合理的要求、不必逆來順受、應該極力爭取應有的權利。
- 對於丈夫長期的暴力行為、她決定不再逆來順受、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。
辨識
近義:犯而不校、委曲求全、唾面自乾
反義:以牙還牙、以眼還眼
參考詞語:「逆境順受、橫逆順受」
「逆來順受」及「委曲求全」都有勉強自己遷就他人的意思。 「逆來順受」側重於屈服順從;「委曲求全」側重於為求完全。
逆來順受 委曲求全 |
○ ☓ 對於不合理的要求、不必∼、應該極力爭取應有的權利。 |
☓ ○ 為了大局著想、你應該∼地放棄自己的看法。 |
典故說明
宋朝陳錄的《善誘文》中有一篇〈對治十常〉。「對治」為佛教語、是斷絕煩惱的意思。〈對治十常〉即是斷絕煩惱的十種平常而重要的方法、其中有一個方法是「逆境常當順受」、是說處在惡劣環境或不順利時、要採取坦然接受的態度、才能免於煩惱。後來「逆來順受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、用來指以順從的態度接受惡劣環境或不合理的待遇。出現「逆來順受」的書證如《永樂大典戲文三種.張協狀元.第一二齣》:「逆來順受、須有通時。」
書證
- 《永樂大典戲文三種.張協狀元.第一二齣》:「逆來順受、須有通時。」
- 明.徐𤱻《殺狗記》第一八齣:「兄富伊貧實可憐、逆來順受總由天、分明指與平川路、莫把忠言當惡言。」
- 明.邵璨《香囊記》第五齣:「秀才、老娘不識世事、但聞得俗語云:『恭敬不如從命。』老安人便是差見、也索逆來順受、不可推拒。」
- 《隋唐演義》第九四回:「以父而臨其子、惟有逆來順受而已。」
- 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九三回:「從前受了主人的罵、無非逆來順受;此時受罵、未免就有點退有後言了。何況他是借此出氣的、罵得不在理上。」
《成語典》版本編號:2020_20241226
© 中華民國教育部 (Ministry of Education, R.O.C.)
使用說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