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trl+K

搜尋方式

鄰國為壑

ㄌㄧㄣˊ ㄍㄨㄛˊ ㄨㄟˊ ㄏㄨㄛˋ

即「以鄰為壑」。見「以鄰為壑」條。01.《孟子.告子下》:「子過矣!禹之治水、水之道也。是故禹以四海為壑。今吾子以鄰國為壑。」(源) 

辨識

參考詞語:「以鄰為壑

典故說明

此處所列為「以鄰為壑」之典故說明、提供參考。「以鄰為壑」原作「鄰國為壑」。戰國時魏人白圭、善於修築堤防、興修水利、為魏惠王所用。他曾經得意地說、他治水比上古時代的禹還厲害。孟子回答說:「你錯了!禹治水是讓水順著水道行走、把廣闊的四海作為水匯注的地方。今天你治水使用的方法是修築堤防、將本國的洪水導入鄰國、把它當成洩洪的水泊。這是有仁德的人所厭惡的。」後來「以鄰為壑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、用來比喻將困難和災禍推到別人身上。出現以鄰為壑」的書證如宋.文天祥〈知潮州寺丞東岩洪公行狀〉:「公智慮深達、如宿將持重而規畫綿絡、不以鄰為壑也。」

書證

  1. 《孟子.告子下》:「子過矣!禹之治水、水之道也。是故禹以四海為壑。今吾子以鄰國為壑。」(源)

在其他地方搜尋「鄰國為壑」

有提到「鄰國為壑」的條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