錦衣玉食
ㄐㄧㄣˇ ㄧ ㄩˋ ㄕˊ
華麗的衣服、精緻的美食。#語出《魏書.卷八二.列傳.常景》。後用「錦衣玉食」形容豪華奢侈的生活。
用法
形容豪華奢侈的生活。
例句
- 他只盼生活能衣食無憂、從不奢求可以錦衣玉食。
- 他出身豪門世家、從小過著錦衣玉食、養尊處優的生活。
- 自小生活錦衣玉食、現在卻一無所有、教她如何承受得了?
- 不管是粗茶淡飯、還是錦衣玉食、最重要的是活得心安理得。
- 誰說有錢就非得要錦衣玉食、也有不少大老闆選擇過簡樸的生活。
辨識
參考詞語:「玉食錦衣、綺襦玉食、錦衣肉食」
典故說明
常景字永昌、河內人、是北朝魏文學家。他交遊廣闊、待人真誠、前後如一、且從未有驕矜之心、和他交往相處的人、都十分佩服他的氣度。他一生淡泊名利、不攀附權貴。他在〈圖古像讚述〉裡以古今事例勸戒世人、勿讓自己「身陷於祿利、言溺於是非」、當自己所處的地位越高、外在的壓力就越強、這時務必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、才能全身而退。文中說到君子在得志的時候、應當想到隱退、因為人的欲望無限、權勢地位所帶來的危險、也是難以預測的。即使再豐厚的利祿誘惑、也不去爭奪;名位在眼前、也不去追逐。能做到不苟同、而且不受誘惑、面對小人、能止息毀謗;面對事物、能不曲意奉承、不妄加詆毀、把誠信篤實的一面留給上天。人生在世、要能跟金石一般堅固長保;樹立名聲、要能和天地一樣無窮無盡。喧囂爭逐、對自己無所影響、悠哉悠哉、獨來獨往。做到這些之後、綺麗之閣、金飾之門、才能夠成為自己安身立命的住所;錦繡衣服、珍饈佳餚、也可以長久安養自己的身體。柳下惠雖然多次被貶官降職、卻一點也不怨恨;令尹子文曾經多次晉升、當到楚國宰相、也看不出絲毫高興。這兩人可說是順應變化、不以物喜、不以物悲的最佳典範。後來原文中的「錦衣玉食」被摘出、成為一句成語、形容豪華奢侈的生活。
書證
- 《魏書.卷八二.列傳.常景》:「錦衣玉食、可頤其形。」(源)
- 唐.羅隱《兩同書.損益》:「古先暴主、志在奢淫、瑤臺象床、錦衣玉食。」
- 宋.司馬光〈訓儉示康〉:「吾今日之俸、雖舉家錦衣玉食、何患不能。」
- 《宋史.卷四四四.文苑列傳六.李 》:「軾與范祖禹謀曰:『 雖在山林、其文有錦衣玉食氣。』」
- 《明史.卷一八八.陸崑列傳》:「陛下廣殿細旃、豈知小民窮簷蔀屋風雨之不庇;錦衣玉食、豈知小民祁寒暑雨凍餒之弗堪。」
- 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一三:「況乃錦衣玉食、歸之自己;擔飢受凍、委之二親。」
- 《喻世明言.卷三○.明悟禪師趕五戒》:「子瞻一舉成名、御筆除翰林學士、錦衣玉食、前呼後擁、富貴非常。」
- 清.康有為《大同書.甲部.人生之苦》:「其投胎為巨富之子也、生而錦衣玉食、金繡山積、僮指盈千。」
- 《紅樓夢》第一一五回:「世兄是錦衣玉食、無不遂心的、必是文章經濟高出人上、所以老伯鍾愛、將為席上之珍。」
- 《浮生六記.卷三.坎坷記愁》:「卿自情癡耳、此中人何情之有哉?況錦衣玉食者、未必能荊釵布裙也、與其後悔、莫若無成。」
《成語典》版本編號:2020_20241226
© 中華民國教育部 (Ministry of Education, R.O.C.)
使用說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