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trl+K

搜尋方式

門可張羅

ㄇㄣˊ ㄎㄜˇ ㄓㄤ ㄌㄨㄛˊ
  1. 形容為官者從擁有權勢到離開政治中心後門庭冷落、賓客稀少的景況參見門可羅雀」條。宋.蘇軾〈次韻楊褒早春〉詩:「細雨郊園聊種菜,冷官門戶可張羅。」

門可張羅

ㄇㄣˊ ㄎㄜˇ ㄓㄤ ㄌㄨㄛˊ

猶「門可羅雀」。見「門可羅雀」條。01.《太平廣記.卷一八七.祕書省》引《兩京記》:「唐初、祕書省唯主寫書貯掌勘校而已、自是門可張羅、迥無統攝官屬、望雖清雅、而實非要劇。」 

辨識

參考詞語:「門可羅雀

典故說明

此處所列為「門可羅雀」之典故說明、提供參考。《史記.汲鄭列傳》中敘述的是漢初汲黯、鄭二人事跡。汲黯在景帝時任太子洗馬、武帝時出任東海太守、後又被召為主爵都尉;鄭當時則是先任太子舍人、後遷為大農令。兩人在當時都是位居高官、受到眾人敬畏、每日上門巴結逢迎的人不計其數。但由於他們剛正不阿的個性不適官場、後俱丟官失勢、連生活都陷入困境、在此之際、往日川流不息的賓客也就消失無蹤了。同樣的、歷史上有位翟公、他是漢文帝時的大臣、曾經任職廷尉、為九卿之一、位高權重。在他任官期間、每天家中賓客亦是絡繹不絕、把大門擠得水洩不通。但當他失去官職後、就不再有人造訪、門外冷冷清清、空曠得似乎可以張開用來捕捉鳥雀的大網。後來、他又官復原職、昔日的賓客又再度登門了。這一失一得、一貧一富交替所形成的不同景況、讓翟公看透世情、識清了這世態炎涼。《史記》作者司馬遷以翟公的這段史實、表達了對官場中人情冷暖之感慨、更說到:「夫以汲、鄭之賢、有勢則賓客十倍、無勢則否、況眾人乎!」意思是說:像汲、鄭這樣出色的人、都會遇到這種冷暖的待遇、何況是一般人呢?司馬遷恐怕也反應自己當下的心情吧!後來「門可羅雀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、用來形容做官的人失勢後賓客稀少的景況。亦可用以泛指一般來客稀少、門庭冷清的景況。

書證

  1. 《太平廣記.卷一八七.祕書省》引《兩京記》:「唐初、祕書省唯主寫書貯掌勘校而已、自是門可張羅、迥無統攝官屬、望雖清雅、而實非要劇。」

在其他地方搜尋「門可張羅」

有提到「門可張羅」的條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