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trl+K

搜尋方式

隱姓埋名

ㄧㄣˇ ㄒㄧㄥˋ ㄇㄞˊ ㄇㄧㄥˊ
  1. 改換姓名,不讓別人知道本來是誰。
    [例]村民只知他隱姓埋名,來此安度餘生,卻從不知他的過去以及他的真名真姓。

隱姓埋名

ㄧㄣˇ ㄒㄧㄥˋ ㄇㄞˊ ㄇㄧㄥˊ
  1. 改換姓名,不讓別人知道。元.張壽卿《紅梨花》第四折:「他不是別人,則他便是謝金蓮,著他隱姓埋名,假說做王同知的女兒。」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一九回:「一定是你借此躲避你那仇家,作一個隱姓埋名啞迷兒。」

隱姓埋名

ㄧㄣˇ ㄒㄧㄥˋ ㄇㄞˊ ㄇㄧㄥˊ

隱瞞姓名、不讓別人知道真實的身分。語出元.王子一《誤入桃源》第一折。 「晦跡埋名

用法

隱瞞姓名、不讓別人知道真實的身分。

用在「隱瞞身分」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  1. 范蠡既佐句踐滅吳、便離越適齊、從此隱姓埋名、泛游江湖。
  2. 他在大事底定之後功成身退、從此隱姓埋名、做個與世無爭的人。
  3. 退休後、他像個隱姓埋名的人、住在深山裡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。
  4. 為了躲避仇家追殺、他只好逃到國外、隱姓埋名地過著寂寞的日子。
  5. 因為不堪盛名之累、他不得不隱姓埋名、暫時避居山林、圖個耳根清淨。

辨識

參考詞語:「埋名隱姓、隱名埋姓

典故說明

元朝王子一寫的《誤入桃源》雜劇中、描述漢明帝時有二個書生劉晨、阮肇、他們為逃避亂世、在天臺山下隱居修道。一日採藥迷路、偶遇太白金星化身的樵夫、太白金星問他們為何不去求取功名、卻在山中隱居修道。劉晨、 阮肇回答說:「這幾年天下荒亂、干戈並起、官場黑暗險惡、所以避入山中修行。如此便不必管外界的紛紛擾擾、是是非非;隱姓埋名、作一個莊稼人、與麋鹿魚蝦為伴、悠閒地過日子。」「隱姓埋名」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、被用來隱瞞姓名、不讓別人知道真實的身分。

書證

  1. 元.張壽卿《紅梨花》第四折:「他不是別人、則他便是謝金蓮。著他隱姓埋名、假說做王同知的女兒。」
  2. 元.王子一《誤入桃源》第一折:「因此上不事王侯、不求聞達、隱姓埋名做庄家、學耕稼。」(源)
  3. 《西遊記》第七三回:「我隱姓埋名、更無一人得知、你卻怎麼知道?」
  4. 《封神演義》第八九回:「我與你兄弟可將太廟中二十八代神主負往他州外郡、隱姓埋名、以存商代禋祀、不令同日絕滅可也。」
  5. 《三俠五義》第五四回:「此話說至此、明露著叫展爺從此後隱姓埋名、再也不必上開封府了。」

在其他地方搜尋「隱姓埋名」

有提到「隱姓埋名」的條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