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trl+K

搜尋方式

飢不擇食

ㄐㄧ ㄅㄨˋ ㄗㄜˊ ㄕˊ
  1. 飢餓時不挑選食物的好惡,有什麼吃什麼。比喻急迫時不作選擇挑剔
    [例]飢不擇食,寒不擇衣。

飢不擇食

ㄐㄧ ㄅㄨˋ ㄗㄜˊ ㄕˊ
  1. 飢餓時不挑選食物的好惡,有什麼吃什麼。比喻急迫時不作選擇、挑剔。《水滸傳》第三回:「自古有幾般:『飢不擇食,寒不擇衣,慌不擇路,貧不擇妻。』」也作「饑不擇食」。

飢不擇食

ㄐㄧ ㄅㄨˋ ㄗㄜˊ ㄕˊ

飢餓的人不選擇食物。語本《孟子.公孫丑上》。後用「飢不擇食」比喻急需時不暇選擇。 「以解倒懸」、「事半功倍」、「渴不擇飲」

用法

指飢餓的人不選擇食物。&比喻急需時不暇選擇。

用在「急食猛吞」的表述上。&用在「應急不擇」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  1. 別以為他胃口好、其實他是飢不擇食啊!
  2. 小明已餓得飢不擇食、任何食物都吃得津津有味。
  3. 他餓了好多天、飢不擇食、見了食物、便狼吞虎嚥起來
  4. 或許是飢不擇食、無論如何卑微的工作、他都願意嘗試。
  5. 他已失業半年、家徒四壁、所以什麼工作都願意做、真是飢不擇食。
  6. 剛出社會沒有經驗的小李飢不擇食、只好隨便找個工作先安頓下來再說。

辨識

近義:寒不擇衣、渴不擇飲、慌不擇路寒不擇衣、渴不擇飲、慌不擇路

參考詞語:「飢寧擇食、饑不擇食、饑者無擇

典故說明

戰國齊人公孫丑是孟子弟子、他曾經問孟子:「如果夫子掌握齊國大權、可以建立像管仲、晏嬰那樣的功業嗎?」孟子不願意被拿來和管仲相比、認為幫助齊國統一天下是件很容易的事。比起之前的夏、商、周三代、現今的齊國不但國土廣大、而且人民眾多、但因為欠缺一個能以王道治理天下的聖明君主、使得長久處在暴政之中的人民、心中渴望施行仁政的程度和「飢者易為食、渴者易為飲」的人一樣急切、所以若是齊國在此時施行仁政、和古代相比、只要花費一半的心力、就能達到加倍的功效。後來「飢不擇食」這句成語、就從「飢者易為食演變而出、用來飢餓的人不選擇食物。亦用來比喻急需時不暇選擇。

書證

  1. 《五燈會元.卷一一.潭州神鼎洪諲禪師》:「問:『如何是和尚家風?』師曰:『飢不擇食。』」
  2. 《水滸傳》第三回:「自古有幾般:飢不擇食、寒不擇衣、惶不擇路、貧不擇妻。」
  3. 《飛龍全傳》第一四回:「鄭恩飢不擇食、那管他美惡精粗、拿上手就吃、吃得杯盤狼藉、方才肚內飽了。」

在其他地方搜尋「飢不擇食」

有提到「飢不擇食」的條目